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历史文苑 / 文苑拾贝 / 正文

史学瀚海

时间:2020-09-10 作者: 点击:[]

史学瀚海

——《史学导论》读后感

梁竣淇

(必威2017级人文实验班)

摘要:追寻历史的脚步,探索历史的奥妙。畅游于历史海洋之中,我们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精神食粮,获得无尽的智慧与力量,更可贵的是,海纳百川,我们要更能容纳不一样的思想,携手启航共同创造我们的历史。

关键词:历史;历史学家;历史事实

History is vast

——Introduction to History

Junqi Liang

(institute of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shandong province 266071)

Abstract: To follow the footsteps of history, explore the mystery of history. Traveling in the sea of history, we constantly enrich our spiritual food, gain endless wisdom and strength, and more valuablely, we should be more able to accommodate different ideas and join hands to create our history.

Keywords: History; historian; historical fact.

一、历史究竟为何?

历史是什么?在爱德华·霍列特看来,历史是历史学家跟他的事实之间相互作用的连续不断的过程,是现在跟过去之间的永无止境的问答交流。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是相互需要的。没有事实的历史学家是无根之木,是没有用处的;没有历史学家的事实则是一潭死水,毫无意义①。

其实,刚一开始,我对他的观点并不是很认同。历史首先是基于过去所发生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历史史实构成的,它必须是真实的。这不能根据历史学家的主观臆断而做出取舍。事实本身并不能够说话,只有历史学家要它们说,它们才能说。让哪些事实登上讲坛说话,按什么顺序讲什么内容,这些都是有历史学家决定的。

如同彼兰德罗的剧中人物之一所讲的,事实就像一只袋子——你不放一些东西在里面,它是站不起来的。文中提到的哈斯丁斯战役由一个过去的事实,由于在多个重大场合被提及,为历史学家所重视,演变为历史事件。与之对比的是,卖假货的小商贩被一伙暴徒踢死,当时这件事会成为新闻。如果今后无人再提及,它便会落入非历史事实的深渊之中。

以上是历史学家对于当时历史事件的遴选,毫无疑问地是,他们会将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记录下来。后世阅读他们的著述,可以看到哈斯丁斯战役的内容,但对卖假货的小商贩被一伙暴徒踢死一无所知。

历史主要记载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但我们阅读历史的时候,有的时候确实是很难身临其境。这主要归因于,历史学家并没有很好地甚至忽略描绘当时的情景,反应当时的场景并不全面。

《历史是什么》一书中,提到“我们所知道的关于公元前五世纪希腊的情景是有缺点的,这主要不是因为许多许多部分已偶而丧失,而是因为大体说来这种叙述是由雅典一小部分人作出的。五世纪时的希腊在雅典公民看来是怎样的,我们知道得很多,可是从斯巴达人、格林多人、须卜兹人来看它是怎样的,我们几乎一无所知,更别提对于波斯人,对于奴隶,或者居住在雅典的非公民它是怎样的了。我们看到的这幅图景是为我们预先选择好、决定好了的,而且与其说是偶而选择决定的,倒不如说是由一些人选择决定的... ...”

同样地,当我们在一本现代人写的中世纪历史中读到中世纪人对宗教十分虔诚时,我就在想我们现代人是怎么知道的,它的真实性如何。我们所知道的这些中世纪历史的事实,差不多全是由历代的编年史家为我们选择的。

就真实性而言,对于时间近的历史事实,我们尚可追溯探讨,但对于年代久远的历史事实,我们无法追溯考究,只能选择相信历史学家所记载阐释的那样,相信他们的严谨真实性。历史学家负有双重的责任,一方面发现少数有意义的事实,使它们变成历史事实;另一方面,把许多不重要的事实当作非历史事实而抛弃掉。从这层面来讲,历史学家为我们了解历史提前做好了筛选过滤,让我们直接汲取历史中的营养。尽管,历史学家会将其中的少部分营养给过滤掉,但精髓还是传承了下来,让我们在此基础上继续创新发展。

如果历史学家不对历史事实进行筛选,那么会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就会出现一种异端,那就是:历史包括编纂最大数量无可辩驳的、客观的事实。正是这种异端,在过去的百年来,对近代历史学家产生摧毁性的影响,在德国、英国以及美国产生了一大批枯燥无味、充满事实的史书论著,还有一批未来的历史学家,他们在越来越小的范围内知道越来越多的东西,沉默在毫无生机的事实海洋里。未经处理的海量事实,充斥着无关痛痒的小事,与写日记或者记流水账没有什么区别,让我们读起来也是一头乱麻,异常地枯燥无味,以至于不知从何读起。最关键的是当时的重大标志性事实并未凸显出来,看不到历史的进程究竟是怎样的。显然,事实的堆积构不成历史,反而将读者引向迷茫的海洋,无所适从。

由此看来,历史学家对于历史事实的理顺再创造是很有必要的,他们著书立说,通过历史事实获得经验心得,而后总结形成历史规律。以清晰的线索、几近完美的逻辑、略带感情色彩的言辞让读者身临其境。说到这里,有人会有疑问,这样写历史,会不会像写小说一样扭曲历史真相呢?毕竟,历史这门学科以事实真相为存在的基础。如果历史事实失真,那么一切都是无稽之谈。我想说的是,历史坚持实事求是,真相第一。在坚持历史真相的基础上,历史学家可以结合当时环境,将人物状态融入适当的心理活动或者感情色彩,让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司马迁的《史记》便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二、生机盎然的历史

鲁迅先生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纵览《史记·太史公自序》,语言干脆利落,但韵味十足。“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尝窃观阴阳之术,大祥而众忌讳,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彊本节用,不可废也。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名家使人俭而善失真;然其正名实,不可不察也。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儒者则不然。以为人主天下之仪表也,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随。如此则主劳而臣逸。至於大道之要,去健羡,绌聪明,释此而任术。夫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骚动,欲与天地长久,非所闻也。 ”②仅用一段文字,司马迁便将战国时代的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以及道家的思想利弊逐一表述出来,最终博众家之长,用于治世之道。其语言简明扼要,韵味十足,让读者阅之琅琅上口,甘之如饴。

编纂《史记》之时,司马迁因替李陵将军于朝堂辩护,遭受宫刑。在生与死之间,他选择忍辱负重的生,立志完成《史记》。以古代名家励志故事进行自我激励——“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戹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③

司马迁年轻时游历四方,饱读诗书,在全身心撰写《史记》之时,却遭此横祸。他内心虽愤懑,但想到父亲临终时的嘱托,他硬是坚持了下来。他唯一能做的是让他的字里行间充满力量。

正是他之前的历史事实,在他困厄之际显现他的脑海之中,给予他力量,给予他活下去的勇气。他又以优美的文笔,以排山倒海之气势将这历史事实记录在《史记》之中,将这种逆境奋起的力量传递给后世。我想这便是历史的真正意义,激励当代亦激励后世。

试想,如若没有司马迁为我们整理带有激励性的语言,取而代之的是,一堆干巴巴的事实。什么时间在哪里做了哪些事情,类似于新闻播报般平铺直叙,毫无斗志可言。它们虽然是事实,但毫无意义,若不加以理顺,对后世的影响却是无从体现。这就好比历史事实是一把木柴,历史学家是一团火焰,如果只是将木柴堆积在一起,没有火焰,纵使堆得再高,它也是不能燃烧的。只有用火焰将木柴点燃,木柴才会展现出它惊人的能量。

由此看来,历史是历史学家跟他的事实之间相互作用的连续不断的过程,是现在跟过去之间的永无止境的问答交流。这样的历史,对于后世的指导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历史不会重演,但却总是惊人的相似,要想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所以就要努力地研究过去。这就是我们研究历史的意义所在。我们要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汲取精华,避免无谓的错误,少走人生弯路,让自己的人生能够走得更为顺畅。抑或身处逆境之中,依然斗志昂扬,迎难而上,直至胜利的号角吹响。

从更大的层面来讲,历史传递的是一种精、气、神,只不过它蕴含在每个历史事实当中,历史学家通过精心雕琢打磨,将这种精、气、神最大程度地释放出来,在我们的文化学习中得以传承发扬。

三、海纳百川的历史

尽管历史具有很大的借鉴指导作用,但历史终究是历史,它不能决定当下和未来的发展是怎样的。因为较之于历史过去,此时的时间、地点条件发生了改变,做同样事情,所采取的方法和措施都应有所变动。所以对于历史,我们要取其精髓之处,切忌死板照条,按图索骥,学会根据实地情况相机而变,这样才能让事情顺利发展进行,不至于陷入极端之囧境。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之一的胡适,他其实就是一个很开明不走极端的一位学者。他在1959年的著作《容忍与自由》中,转述他在母校康耐尔大学布尔先生讲过的:“我年纪越大,越感到容忍比自由更重要”④。这让我产生了强烈地共鸣。

众所周知,真理是有条件的,以时间、地点等条件的转移为转移。换句话说,没有一条绝对的真理适合所有的情境条件,所以对于历史事实的评价与借鉴也应根据情况适时调整。我们要有容纳异己的雅量,因为我们所坚持的可能是错误的。

在宗教自由史上,在思想自由史上,在政治自由史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容忍的态度最难得。人类的习惯总是喜同而恶异的,总不喜欢和自己不同的信仰、思想、行为。这就是不容忍的根源。不容忍只是不能容忍和我自己不同的新思想和新信仰。一个宗教团体总相信自己的宗教信仰是对的,是不会错的,所以它总相信那些和自己不同的宗教信仰必定是错的,必定是异端、邪教。

试看欧洲的宗教革新运动的历史。马丁路德和约翰高尔文等人起来革新宗教,本来是因为他们不满意于罗马旧教的种种不容忍,种种不自由。但是新教在中欧北欧胜利后,新教的领袖们又都渐渐走上了不容忍的路上去,也不容许别人起来批评他们的新教条了。高尔文在日内瓦掌握了宗教大权,居然会把一个敢独立思想、敢批评高尔文的教条的学者赛维图斯定了“异端邪说”的罪名,把他用铁链锁在木桩上,堆起柴来,慢慢的活烧死。

以“不容忍”代替“不容忍”,思想还是极度专制,这跟之前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究其原因,还是那一点深信自己是“不会错的”的心理。像高尔文那样虔诚的宗教改革家,他自己深信他的良心确实是代表上帝的命令,他的口和他的笔确实代表上帝的意志,那么他的意见还会错吗?他还有错误的可能吗?这一点“我不会错”的心理,就是一切不容忍的根苗。深信我自己的信念没有错误的可能,我的意见就是“正义”,反对我的人当然都是“邪说”了。

宗教自由史给我们的教训是: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异己”的雅量,就不会承认“异己”的宗教信仰可以享自由。但因为不容忍的态度是基于“我的信念不会错”的心理习惯,所以容忍“异己”是最难得、最不容易养成的雅量。

君子和而不同,方能海纳百川,汇聚四方精华;小人同而不和,以致穷途末路,干涸断流。我们要时刻听得进别人的意见,对错与否,自行斟酌,对自己思想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修正,不能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想法见解是完美的,是无懈可击的。

在胡适的《容忍与自由》一书中提到,他与陈独秀就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时的寄信往来内容。胡适说:此事之是非,非一朝一夕所能定,亦非一二人所能定。甚愿国中人士能平心静气与吾辈同力研究此问题。讨论既熟,是非自明。吾辈已张革命之旗,虽不容退缩,然亦决不敢以吾辈所主张为必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简而言之,胡适提倡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让大家慢慢接受白话文,而不是一意孤行,专制武断,让人一时间难以接受。

反观陈独秀的回信,他说:鄙意容纳异议,自由讨论,固为学术发达之原则,独于改良中国文学当以白话为正宗之说,其是非甚明,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

我认为这是一种思想极其武断、极其专制、极其排外霸道的一种态度。这种不容忍的态度是最容易引起别人的恶感,是最容易引起反对的。如果将这种思想强行压制在国人头上,我想后果肯定是国人的心不甘情不愿。换一种让大家喜闻乐见的诙谐幽默的方式,让国人渐渐看清白话文的方便之处,与文言文的拗口难懂形成对比,说着说着就习惯了,潜移默化地让大家打心底里接受白话文。我想这种容忍的态度,会让国人心服口服。

由此可以得出,我们若想别人容忍谅解我们的见解,我们必须先养成能够容忍谅解别人的见解的度量。至少我们应该戒约自己决不能“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

四、总结

历史是历史学家跟他的事实之间相互作用的连续不断的过程,是现在跟过去之间的永无止境的问答交流。历史不是由一堆干巴巴的历史事实堆积而成,它在历史学家的笔下,也可以有血有肉,活灵活现,让读者意趣横生,置身其中,从中汲取精神食粮,获得智慧与力量。历史所给予的智慧与力量,一定会丰富充盈自己的思想,进而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历史上已经发生的、当前的以及未来即将发生的事情,都会形成自己的看法。同时,别人也会形成自己的看法,当自己的见解与别人的见解相左时,我们应该要容纳别人相左的见解,听听别人的意见,让两种见解在思想上相互碰撞、相互交流、相互优化,最终才会让正确的见解得以顺利实现。

泰山不拒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历史不是少数人的历史,而是全人类的历史,它就如同海洋一般胸襟广阔,包罗万象。新时代,新视野,我们应胸怀天下,饱读史书,带七分豪情,建功立业,创造属于我们的历史。

【参考文献】

[1]爱德华·霍列特·卡尔.历史是什么?[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

[2]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9).

[3]胡适.容忍与自由[J].自由中国,1959,(6):167-173.823-828.

上一条:从“知行合一”看王阳明的体用思想 下一条:读《万历十五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