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因“筷”知著:南京农业大学何彬教授来我院做学术报告

时间:2024-04-19 作者: 点击:[]

因“筷”知著:南京农业大学何彬教授来我院做学术报告

 

4月17日下午2:00,南京农业大学民俗学研究所何彬教授应我院和“华韵青岛:中国筷箸文化展学术研讨会”的邀请,做客我院《历史民俗学》学术前沿论坛,作了题为《餐桌上的文化符号——论筷箸与习俗》的学术报告。副院长李传军主持了报告,我院《历史民俗学》《青岛城市史》选课研究生聆听了讲座。

讲座伊始,何彬教授提出餐桌上有着多元化的文化符号,其中作为进餐工具的筷箸极具见微知著的代表性。世界上进餐方式有手食和工具食两大类,工具食又分刀叉食、箸匙(筷勺)食2种。中国是筷箸起源之国,也是以筷勺为进食工具的大国。筷箸传入周边国家,形成筷箸文化圈。

何教授详细梳理了筷箸的发展历史、功能、用筷惯习等,并点明筷箸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民俗角度的筷箸有着预祝功能,古代有女家送男方金鱼与筷箸,寓意出双入对、快生贵子的吉祥预祝之意;筷架谐音为“快嫁”,祈愿女孩子早日顺利出嫁;各地建房上梁仪式多有房梁栓筷箸之俗,谐音“快,住”,有祈愿新房主人一家安居之意;近现代社会有一只筷箸与一把筷箸的寓言,警示兄弟间要齐心合力等。

何教授又从食文化谈起,“食”除饱腹外,还是很多学科的研究对象。人类文化史上,“吃”早已存在,对“吃”的研究却是一个相对年轻的领域。衣食住三者中,和人们日常最密切相关的便是“食”,然而由于形状不定等特点,“食”长期未成为文化研究的对象。与进餐紧密相随的筷箸,作为餐桌上微小的存在,也迟迟未进入研究者的视野。

2010年以来,世界各国的饮食文化项目开始登录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至今已有近30项进入。人类开始全面关注饮食与文化相关研究,但是对进餐的工具尚未有提及,而何老师近期的研究成果显示,中国对筷箸的研究已经走在前列,并可喜地看到筷箸之名已进入中国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何教授厘清了筷箸研究历史及现状,讲述筷箸由单纯的进餐工具进化为传统礼仪、习俗文化承载之物,再而伸展为传统工艺的传承物,在逐步成为学术研究对象的基础上,今日已是名列中国各级非遗名录的、承载传统文化的器物,同时辅以展示中国各级非遗名录数据资料,以跨时空的视角深入分析了各地区筷箸技艺及习俗传承的类别与差异。

筷箸研究,是着眼于见微知著的研究,透过筷箸可以读解出诸多的文化意涵。常用筷箸的材质与该地区自然环境相关联;使用不同材质的筷箸既体现对物质的价值认知,同时也暗含了古代的尊卑阶级观念;对进餐时执筷的仪礼和禁忌,体现出群体用餐的约束以及共食行为的需求。

最后,何老师呼吁更多有志之士关注餐桌上的文化符号,投身到筷箸研究当中,进一步加强理解并阐释筷箸符号背后的文本意义,为筷箸类非遗保护、传承的长效机制提供学理支撑。

与谈环节,李传军教授和我院学生就都市传说的民俗学研究、筷子的形制与中国传统哲学观念的关系、民俗学地图的编制与学术应用等与何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我院金霞老师、董德英老师参加了此次学术讲座。

 

编辑:徐进  高佳琪

校对:何彬  李传军

下一条:我院教师在Religions发表学术论文

关闭